书画作品水平高低、价值几何,应该用眼睛来鉴赏、评判,即所谓“赏画”、“读画”;但不知何时,用耳朵“听画”成了书画收藏的一个快捷方法——听画家的官职、名头甚至画家师承及所在地域等。官越大,社会地位越高,越受青睐。这几乎成了一个荒唐的潜规则。有专家指出,这种以耳代目评判作品的现象,是高雅的书画艺术陷入低俗怪圈的一个重要表现,反过来又助长了美术圈哗众取宠的炒作之风。 “听画”成为鉴赏和收藏的最大误区
在书画市场上,书画圈的官员一直特别吃香。
一些在职的协会和相关艺术管理机构领导皆受到盲目推崇,不管他是搞理论研究的、组织工作的还是抓宣传的,官越大,作品价位越高,买画者趋之若鹜:或是到书画官员的家里去购买作品,或是以极其丰厚的报酬把他请到各地参加“笔会”。这实际上是在拿钱买书画家的地位而不是作品。当然,书画官员大部分是各学科、各群体的学术带头人,并且为美术事业做出过贡献,作品具有较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,然而,这并不意味着书画官员的艺术水准个个都高,一旦他们从岗位上退下来,其作品的市场定位将会由市场来检验,其中许多人的作品价格升降难以预料。在职时作品价格很高,退下来后价格狂跌,这种现象比比皆是。
据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的一位理事透露,山东省美术家协会“换班子”的时候,省内一画廊老板大量购入几位美协主席候选人的作品,但因这几位候选人最终“落马”,这位老板期待的增值计划未能成功,懊恼之下急病攻心住进了医院。这在书画圈里成了一个可悲的笑话。
“听”地域也成了书画收藏者的重要误区,在我省,外来的画家颇受青睐,最多的是“北京画家”。一位倒腾书画的朋友跟记者说,“北京画家”的作品,动辄万元一平方尺,一人一次山东之行,少则几万,多则几十万元,而同等水平的省内画家其价位根本不可能与之相比。另外,许多收藏者对于书画作品,有着让人忧虑的讲究创作者出身的情结。他们认为是某某著名院校、某某艺术研究机构或某某名家弟子出身的人的作品,艺术水平肯定高,因此不加区分地盲目购买,而对于没有这种背景的人,便认为其作品档次低,加以冷落。出身于“名门望族”,当然是艺术家成功的重要条件,但并不是所有这种出身的人都比其他人强,更不用说一些人培训了几天或是和某名家见了几面,便号称名家弟子,挂羊头卖狗肉呢。
山东现代艺术研究院院长尹毅认为,盲目“听画”是书画市场不成熟的一种表现,也是书画界招摇撞骗等恶劣现象“经久不衰”的一个原因。自封“某某画王”、自封某某画院院长,冒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者至今大有人在。面对这些恶意炒作和欺骗,收藏人士极易做出不正确的选择,花了冤枉钱,买了一些名不副实的书画作品,进而伤害他们参与书画市场的积极性。而对一些青年艺术家来说,专心搞纯艺术的激情就会逐渐被这种功利的氛围所影响,很难用心搞创作研究了。
书画收藏者要学会“读画”
山东省美术馆专业画家徐康认为,书画鉴赏、收藏是一门综合科学,需要全面地对书画家及其作品进行系统研究,而不要为一些人的名头所迷惑,走入“听画”误区。就中国画的鉴赏来讲,应采取比“看”进一步的“读”的办法。因为不仅中国画的题款和印章有可读性,而且画的内容、风格、章法、技巧、才情等等也都是可“读”的。读中国画应了解其艺术特色,否则读不懂、读不深。中国画要求气含势蓄、形神兼备,具骨力、显韵致、崇情而活趣、寄深而意长的深厚内涵。若无这种内涵,中国画的妙处也就没有了。
徐康说,读中国画,主要在于深入研究整幅画所达到的意境情趣如何,见识功力如何,品性才华如何,这需要多读多比较。“读画”没有死板的顺序。一幅画挂在面前,你要想从哪个方面进行研究,你就可以从哪个方面开始着眼分析。我觉得这幅画用笔很好,我就仔细分析它的用笔,从局部到全局也可,从全局到局部也可,局部看笔力,全局看笔趣,联系起来看笔意。这时凡是用笔的窍门,都要细心推究。我觉得这幅画的用墨好,我就仔细分析它的用墨,布墨以笔,活墨以水,韵味、虚实如何造成,黑白如何分布,墨色怎样变化,干湿浓淡焦如何显示,重点怎样突出。局部而言,如何避免呆板,如何不使浮泛,如何以近压远,如何以静写动,都要细细琢磨。以此类推,章法看气势、疏密穿插、掩映之类,形象看气质、风度、情态、品操之类。至于画面所表现的题材及思想内容,更是一个重要方面,那些与时代脉搏保持一致的作品将有很大的生存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