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作品类别: |
书法 |
作品尺寸: |
170*39 |
作品材质: |
卷轴 |
作品年代: |
民国(1912-1949) |
作 者: |
康有为 |
点击次数: |
3295 |
|
原装裱,牙轴,引首空,长32厘米,后提跋预留空白190厘米.
游寿旧藏,藏印一方.
(游寿,1906-1994 ),女 ,字介眉,福建霞浦县人。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、考古学家、人类学家。1936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文科研究院,获硕士学位,为金石书法大家胡小石的入室弟子。尤精于篆隶及北碑,素有“秦风汉骨”之誉。曾任中央大学、山东师范学院、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、中国人类学会理事、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、黑龙江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职。她长期从事文史教学工作,而于书法、考古造诣尤高。她的书法作品自1981年参加全国首届书法展至1999年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书法大展,充分展示了这位20世纪杰出女书法家的艺术风采。以独特的艺术风貌立足于当代书坛,与萧娴合称 “南萧北游” 之誉。有书论《论汉碑》、《随感录》、《书苑镂锦》等存世。) |
|
康有为,(1858--1927),广东南海人。原名祖诒,字广厦,号长素,后易号更生,晚年别署天游化人等,世称“南海先生”。家为广东望族,世代为儒,以理学传家。清光绪年间进士,官授工部主事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。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和文学艺术家,资产阶级改良主 义的代表人物,清末“戊戌变法”的主要发起者。清代“碑学”书法的积极响应者和亲身实践者,是继包世臣后又一大书论家。他于光绪十五年(1889年)写成的《广艺舟双揖》(亦名《书镜》),是中国书学史上继包世臣后力倡碑学,并能从理论上全面地系统地总结碑学的一部著作,提出“尊碑”之说,大力推祟汉魏六朝之碑,对后世碑派书法的兴盛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。好吟咏,以余事为诗。主要著作有《康子篇》、《新学伪经考》(陈千秋、梁启超协助编纂)、《春秋董氏学》、《孔子改制考》、《日本变政考》、《大同书》、《欧洲十一国游记》等。 |
|
|
|